李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李婧教授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同年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计划,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她曾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并担任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际经济学》负责人。
李婧教授曾在英国杜伦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工商大学、法国诺凡西亚高等商学院和克莱蒙高等商学院等高校与机构讲学。201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中心(SCID)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和麦金农教授合作研究。目前,她还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每一寸的进步,每一寸的欢喜。当你用时光铺路,有一天回头时,你会看到繁花似锦。珍视时光,珍视愿意把时光分给你的人。——李婧
【采访环节】
Q1.您当初为什么选择来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经政系攻读学位?在当时,它的培养模式与其他学校有何不同、有哪些独特因素吸引了您?
答:读本科的时候,我对世界历史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对其他国家的生产方式、经济体制,以及它们与中国的关系充满好奇。后来读硕士时,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刘力臻老师教我们国际金融。我对这门课很感兴趣,也学得很好。当时刘老师对我说,读世界经济专业的博士,最理想的学术机构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我读硕士时,特别喜欢听老师们讲他们和自己导师的故事。我很羡慕那样的师徒关系,那是多么的密切啊!谈到自己的导师,老师们的眼睛是发亮的,充满了深情。他们谈到师门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自豪感,那是一种自己不亲自体验就不可能享有的美妙心情。
在当时,社科院没有本科生,主要培养研究生。中国社科院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殿堂,文史的研究,在中国没有之一。读硕士时我就了解了很多世界经济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例如钱俊瑞先生和浦山先生(两位学者都曾在世经政所从事研究并担任领导职务,采访人注)。因此,我向往那个院子,期待自己通过奋斗,到那里聆听高人的声音、见识社会科学各界的精神领袖。我期待我和我的导师,就像我当时的老师和他们的导师那样,成为永远的师生,传承一种超越亲情的情感和信仰,促人向上。
(在校期间的师生合影。前排右一为李婧教授)
Q2.社科院研院过去招生规模较小,很多导师采取一对一的“师徒制”指导模式。在您求学期间,您的导师是怎样指导您的学位论文撰写和其他研究工作的?从导师身上,您有怎样的收获?
答:社科院研究生院小,人也少,但是“小而美”。
我的导师是余永定先生。与导师密切的交流正是我一直期待的。那时候,我们大概每两周到建国门的所里和老师见面一次。1999-2002年,余老师给了我非常重要的指导。我曾经做过1年多余老师的学术秘书,整理文件,查找资料,做一点小研究。在这期间,我更加了解了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以及如何从问题出发,如何追踪问题,如何查找文献,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思维框架。
余老师对我学习的指导非常全面。他特别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他指定了几本核心书目(到现在也是我指给学生的核心书目)。余老师组织了我们博士研究生的资格考试,给出的参考书非常厚,并且全是英文命题,这让我们都很紧张。但是经过努力学习,考试时,我做得很好,获得了信心。为了提高我们的开放宏观经济学素养,2001年余老师还邀请了美国卡尔顿学院的George Lamson教授给我们所有在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系统讲授《国际宏观经济学》,这为我打下了一生从事国际经济教育和科研的基础。
余老师让博士生参与所里的课题研究。我每次和余老师见面谈学术问题心情都十分忐忑,但是每一次见面后,又都感觉道路的方向更加明确,自己又丰富了许多。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资本账户开放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余老师建议我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选择,并手把手教我怎么查找核心英文文献。我的第一篇译作就是关于资本账户开放和华盛顿共识,发表在《世界经济》。
余老师总是以学习和开放的态度看待研究。在博士论文写作期间,我遇到很多瓶颈。比如,在国内,我当时根本找不到货币篮子的文献。仅有的类似文献里,概念也很模糊。我对现有概念提出我的疑惑,并发给远在巴黎访问的余老师。余老师看后,觉得我提的问题很重要,并指导我认识货币篮的要义。当年老师的批注,到现在我都留在身边。
余老师是我见过最敬畏学习的人,他总能从问题出发,从每个人似乎都看到、都明白的现象出发,然后展开分析,得到现象后面真正的逻辑和真相。他不拘泥于形式,心态开放,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爱惜、培养和督促年轻人,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大胆尝试,视他们为宝藏。我2002年1月去英国杜伦大学访学,余老师手把手教我做PPT,告诉我如何开始一个演讲,结束一个演讲。在那个电脑都还不是很普及的年代,余老师把他的笔记本电脑借给了要出国的我,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舞。
余老师也很风趣,文学、历史、美术,好像什么都知道,我们都喜欢听他讲遥远的故事。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有趣的人。
Q3.作为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与知名学者,您认为社科院研院和世经政系的培养给您在工作中带来了哪些竞争力?在您看来,求学期间的哪些经历、养成的习惯与培养的品质帮助您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答:社科院的学缘结构非常好。我在社科院读书遇到了有学问的先生和有趣的同学。我知道高处在哪里,我知道自己无知。我每次遇到问题总能和一群人探讨,他们让我丰富和自信。
(李婧教授博士毕业留影)
我认为好习惯就是好品质。在学习期间,和老师与同学的交流帮助我养成了勤学勤问的好习惯,对知识敬畏,对自己坦诚。“学而思”,“勤学勤问”、“相观而善”,余老师总是说,“学习起码让人满足”,除了满足,我还认为,学习是一种信仰。我每天都早起读书,做笔记。读书“起搏”我的每一天。学生说我的课程不能不专心,有知识,也有趣。我想,我十分感谢在研究生院3年的短暂学习生活,虽然是那么短,却带给我那么多。
Q4.在收集您的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您对学生的指导与关怀非常耐心和细致,您的学生也分享了很多与您交往中的暖心点滴、视您为良师益友。您心目中追求的理想的好导师是怎样的呢?这样的导师形象与您在社科院求学期间的经历有什么联系吗?
答:《礼记》里说的是“师严道尊”。意思是尊重老师才会信他的学问。理想的导师,一定是有“信”的,是钻研学问的人,内心纯净,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服务社会的。导师不只是指导一篇论文,而是引领学生的人生,是精神导师。
这和我在社科院求学期间的经历太密切了!我见到了那么多可敬可爱的先生。他们看我们的眼神,他们对学术的拳拳之心,都一直印在我心里。包括教我们英语的中外老师,他们的每一堂课都是高营养的。现在人到中年,我还是会在脑海里不停地回到原来的课堂去聆听和体会。那一刻,我总是很满足,很幸福,很真实。
Q5.去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多则与您有关的推送,其中还有两篇您的文章,一篇是您在疫情期间的笔记,另一篇是您给首经贸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生的寄语。在两篇文章里您都使用了“黎明破晓”这个词。对您来说,“黎明破晓”这个词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李婧教授读博期间在校园内欣赏风景)
答:是的,我总是会想起“破晓的不止是黎明” 这句话。这句话是梭罗在《瓦尔登湖》里的一句话,原文是“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才会破晓。破晓的,不止是黎明。太阳只不过是一颗晨星。”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心灵的觉醒和召唤是重要的,即使是黑夜,你也会看到太阳。破晓之时,你会看到希望,看到前方。所以,心要醒着,才看到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灯塔。我特别喜欢梭罗的作品,欣赏他的思想,简朴、简朴、再简朴。
Q6.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大学,社科大国际关系学院也是一个年轻的学院。您觉得对本科生同学而言,在校期间有哪些最应该去做的事情、有哪些最应该培养的技能和品质?在面对升学焦虑、求职压力等挑战时,您对社科大的学子们有什么建议?
答:社科大虽然年轻,但是底蕴深厚,这是其他院校无法比拟的。
第一,时间铺路。最宝贵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你的学习肯定无法直接对应工作,工作总在变化之中。我们需要对未来做最充分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这不变的,就是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要主动和老师交流,熟读几本书,培养基本素养和学科思维方式。要具备可转换能力,具备基本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学好中文,熟练应用一门外语,“读烂一本书、听烂一盘带”;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讲”和“写”的能力。
第二,要有执行力。学习的形式非常简单,学习也有阶段性,一些重要技能的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你年轻的时候。做一件事,完成它。Let it finish!
第三,做个勤奋的人。首先,身体要勤奋,多锻炼身体,锻炼让你克服焦虑,体魄野蛮,身体舒适;其次,头脑要勤奋,多动笔,多表达。即使是写朋友圈,也是非常好的锻炼。
Q7.在学术科研与职业规划方面,您能否向国际关系学院在读研究生们分享一些经验或感悟?
答:1.不敷衍任何一次作业。
2.和你的导师多接触。哪怕是短暂的一面,也能让你豁然开朗,知道路在哪里。
3.和你的师门多接触。入学后,就要入门。参加师门活动,让你感觉归属,愉悦,看到可预见的未来。
4.学会提问。参加会就要仔细听,学会提一个问题。
5.写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不论大小,把一件事讲清楚,先忘记发表。
6.随时更新你的简历,熟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李婧教授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
Q8.作为校友和院友,最后能否请您在校院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对母校和学院送上寄语?
答:在这里学习是一生的机会。我们要用全世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身体结实、学问扎实、心灵皮实。
不去抱怨环境,正因为这样,努力就有了意义。学习世界,理解世界,做世界的水手,奔向所有的码头。
采访人/编辑:陈李逸帆(20级硕士生)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感谢李婧老师对此次专访的支持